强国社区
----
“督察刚结束。”8月25日,住建部住房保障司一位副司长告诉记者,8月10日,住建部派出多个督察组,由副部级官员带队,奔赴全国各地检查地方保障房建设。
之前,住建部部长姜伟新曾指示:“用时两周全面督促,完成不好的要通报批评,完成好的要给予奖励。”但当本报记者问及此次督察的结果时,住建部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李秉仁强调“非常重要”,但拒绝透露具体内容。
此前的5月,住建部与各地签订2010年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并由住建部牵头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适时督察,年底组织验收,将完成情况纳入考核和问责。
记者采访多个地方获得的情况是:“上半年保障房进展并不理想。”记者就此向上述副司长求证时,被反问“你怎么知道的”。
不管记者是怎么知道的,事实终究是事实,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各级地方政府在建设保障性住房问题上推诿、拖延,能不建尽量不建,为应付建了的,也要想尽办法搅乱它的分配,让社会公众始终无法建立起对得到保障房的预期,从而把公众逼到购买高价商品房这条死亡之路上来,这早已成为卖地政府的一项“重要战略”。
在人民网曾看到篇文章《保障房究竟保障了谁?》文章说:近日,山东省日照市被曝在市区“绝版”黄金地段兴建3500套官员住宅,舆论哗然。
同期陷入舆论漩涡的还有陕西省眉县,媒体披露称,该县首个大规模经济适用住房“城市美景”小区开工,首期610套有409套分给了县委、县政府下属各部门人员。今年以来,媒体不断报道某些地方政府以兴建保障住房为名,实际享受的则全是“体制中人”。
有评论认为,这是部分官员在以抱团儿的方式与民争利。这样一种官员集体抱团儿“取暖”的可怕之处,在于在这样的的与民争利过程中,权力在“集体正当”的怂恿下,可能催生出的腐败。
只是对于政府官员“团购”保障房,仅仅认为是官员们搞近水楼台先得月,仅仅只是想捞点住房差价上的好处,这也太小看他们了。
今年初,财政部发布了详细的2009全国土地出让收支基本情况,全国土地出让收入为14239.7亿元,增长43.2%;其中用于廉租住房支出187.1亿元,占1.5%。用于补助被征地农民支出194.91亿元,仅占1.6%。
不造廉租房,搅浑经适房,以此对抗中央住房保障政策,确保地方卖地利益和开发商利益最大化是许多地方政府的既定方针,在此明确的方针指导下,出现廉租住房支出187.1亿元,仅占卖地收入的1.5%真是太正常了。这是一种重要的“战略部署”,是卖地政府的突出“政绩”。同样,在经济适用房上,各地方政府为了确保卖地利益和开发商的利益,也是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阳奉阴违,瞒天过海,横加干扰。
笔者所在的城市,在去年就围地造了一批“廉租房”,开工之时,市委市政府的头头脑脑全部到场,还喊来了老年腰鼓队大造声势,大批记者蜂拥而至,场面极其壮观。施工现场树立的大幅广告上写着:政府廉租房工程。但到去年底,房子全部封顶的时候,广告牌上的内容换成了“本区现房盛大销售”,按着电话号码打过去一问,每平米4800元,跟本市其他小区商品房价格一摸一样。你问这不是政府廉租房吗?人家说的好啊:那不就是打个牌子好上项目嘛!现在,这里的房子你想买也买不到了,因为这里已经被本市新开张的一家监狱一把买下,“廉租”给他们的狱警家属住上了。许多地区所谓的保障房,实际就是拆迁安置房。
在本市,许多穷人都说,申请报上去也不知多少年了,至今廉租房的影子也没看到,想住政府廉租房,简直比中彩票大奖还难哪!
卖地财政恶瘤不除,政府靠房地产活着,必然要逼着百姓买高价商品房。可中央政策又督促着地方不得不造一点保障性住房。在此形势下,地方政府先是顶着不造保障性住房。顶不住了,要做样子了,就假马假势造一点。等房子造好了,就来个“自己人”私分,你住不住没关系,但就是不能便宜了“穷棒子”,你可以高价把房子转手倒卖掉。只要本地的商品房价格不至于下跌就行!
由此可见,罪恶的房地产不仅已经毁了大批官员,毁了社会公共道德,也将彻底摧毁政府形象,使政府越来越站到民众利益的对立面,由此而来,社会矛盾必然向着越来越不可调和的方向发展。,使社会和谐变得更加遥远。
面对各级卖地政府的恶劣行径,住建部官员还吞吞吐吐,不知他们心中究竟有什么难言之隐。说穿了,卖地财政问题不解决,指望地方政府按中央要求落实保障房建设,那简直是与虎谋皮,根本办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