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
新华社说,这可能是新中国以来最严重的泥石流灾害。国家地质调查局专家说,太熟悉舟曲了,这里是泥石流强烈发育区之一。
官方资料显示,此次重灾区之一的舟曲三眼峪沟曾在1978年、1989年和1992年三次暴发泥石流,造成城区842间房屋毁坏,死伤196人。令人扼腕的是,甘肃有关部门早在7年前就对舟曲提出过预警:包括本次灾害涉及的三眼村、罗家峪村等140处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危及16000人生命安全。甚至在汶川地震后的2008年6月,北京专家组到舟曲调查后也确定,该县有60多处滑坡点,13处滑坡严重,威胁着下游村庄的安全,必须高度关注。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室主任周平根博士说,甘南地区生态窘境积重难返。无计划的疯狂伐木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等到地方政府醒悟过来大力植树造林巩固水土时,才发现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想种也种不活了。 在当地,近年来开山修路又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地质灾害。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获知的权威消息显示,截至2009年全国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20万处,威胁数千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和1200多亿元财产安全,其中,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1.6万处,威胁人口700万,威胁财产840亿元。也就是说,中国至少还有1.6万个与“舟曲”类似的隐患威胁着700万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他介绍说,这种隐患点重点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甘肃、陕西、湖南、湖北等山多坡陡的省份。
由于后续资金不足,三眼村防治工程1999年一期完工时,只修建了10座拦渣坝,而排导工程一直未能实施。而8月7日的泥石流正是从这里倾泻而下。开车沿着白龙江进入舟曲县城的路上,举目四望,几乎所有山的石岩都裸露在外,像是一个没衣服穿的贫苦老人,这还是造林20年后的结果。很难想象,解放前,这里的泥土曾孕育过举世闻名的原始森林。在舟曲老一辈人印象中,森林茂密的舟曲常被冠以“不二扬州”、“甘肃江南”的美誉。可是灾前,从国家航拍的舟曲照片上,只能看到星星点点的绿色。
舟曲之痛,不能白痛。多难兴邦,要“多”到多少才能“兴”?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南周 综合
评论
哀之更要鉴之
免后人复哀后人
人类遭遇的每次重大自然灾害,包括此前汶川和玉树地震,以及舟曲的不幸,再度让世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自身的渺小。
这起猝不及防的特大泥石流灾害,主要源自汶川地震导致的山体松动,“前有大旱、后逢豪雨”等直接原因。面对一条条鲜活生命转瞬消逝,被哀恸情绪紧紧裹挟的人们不禁要问:地球家园究竟怎么了?
自人类有记录的历史起,地球便从未平静过,洪水、大旱、地震、飓风、火山喷发……在与灾害一路前行的进程中,逐渐掌握部分自然规律的人类开始拥有了更多“周旋”甚至“对抗”的能力,“人定胜天”即是这种信心的真实写照。
尤其是近代工业化以来,以科技为先导的生产力飞跃让人类对地球的“改造”步伐不断加快、攫取力度日益加剧,“成就”了空气和水污染、物种濒危、江河断流、雨林消失、土地荒漠化、垃圾围城等生态恶果。尽管当前人类尚无对地震、泥石流以及极端天气等灾害作出精准预测的能力,但却认识到由于自身生产、生活导致的环境恶化,将极大威胁未来生存和发展空间,甚至成为引发灾害的诱因,且生态一旦遭到破坏需更多补偿方能修复,甚至不可逆转。
类似舟曲这样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贫困县,在中国并不算少,遥望被泥石流侵袭掩埋的舟曲,还有那里光秃秃的山坡,痛心之余亦当是决断之刻。
哀悼之时,愿世人哀之更要鉴之,常怀敬畏自然之心,以免后人复哀后人。 中 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