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Venture 李宏
----
有感于中国PE 市场的火爆,写上一些PE在欧美发展过程中可能对经济造成的冲击与大家分享。与中国的情况不太一样,在美国企业收购中,PE大多采取杠杆收购(LBO)形式。我最近刚读完一本新书《Buyout of American》,书中预言美国PE基金有可能成为下一轮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作者Josh Kosman是《纽约邮报》的商业记者,他曾在PE公司从业多年并追踪报道金融行业已12年。Josh Kosman认为,PE公司偏重短期投资回报,大多在几年内就会出售所收购的公司。它们所采取的手法往往会对所收购的公司大量裁员,削减研发投资来提高利润,其结果往往会限制了公司长期的发展和竞争力。同时由于PE使用杠杆收购而迫使被收购的公司大量借贷,这些丧失竞争力的公司将会因为无法偿还这些贷款而倒闭。
据估计,在美国过去10年由PE所造成的新债就高达一万亿美元,可怕的是这些债务很多即将到期。如企业得不到银行对这些债务的重组,在未来15年内会有一半由PE所拥有的公司倒闭。由于PE所控股的公司很多,其雇用的员工数目庞大,仅KKR就雇有85万人。作者认为在PE拥有的企业中,预计将有一半会在5年内倒闭,其中200万美国人将因此失业,其对经济造成的冲击将不亚于刚发生的金融危机。
该书以大量实例阐述了PE在大量企业收购中如何追求自身获利而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如减少研发及其他资本的投入,强行提价以增加短期营业收入,大量裁员以降低成本。这种做法会使企业财务报表短期看上去很好,但长期竞争力大为降低。比如KKR,Blackstone,TPG在对数家最大盈利型医院收购后为了减少开支而削减必要的客户服务经费,这可能对病人造成潜在危害。它们为了增加对政府的影响力同时也善用这种影响力,而聘请了过去八任财长中的四位在其基金中任职。
由于PE在进行股权收购时只投资小部分(大约为总收购额的30%)资金来购买公司股权,它们所面临的投资风险相对较小。大部分资金通过用公司资产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来实现。这些贷款一般在7到8年内到期。投资银行如花旗,JPMargan,高盛等在为这些公司提供贷款而收取利息的同时,将80%的贷款转卖给对冲基金,CLO基金(CLO与CDO在概念上极为相似。一个是以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作为抵押;一个以房产按揭为抵押)和保险公司。由于能很快转卖掉这些企业债,银行也就放松了借贷的标准,这与刚发生的次贷危机原理上没有区别。由于PE管理公司是根据其管理的资产值来向投资者及其所投资的公司双向收取管理费,即使这些公司倒闭了,也不会对PE公司造成什么影响。因为在这些企业倒闭前,它们所付给PE的费用和红利可能已超过PE所投入用来收购企业股权的投资。而且这些PE 公司在通过对企业削减开支,提价增加营业收入之后,他们利用利润的改善继续向银行借贷并用来给股东们,也就是PE公司发红利。这些做法使PE的风险大为降低,要亏先亏别人的钱。
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PE在2007年所创下的6500亿美元企业收购恐怕难以再现。此外美国政府也正筹划提高PE和VC所获利润的征税,从现在的15%的资本增值税改到35%的所得税,这将对PE行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重要的是在以后5年中将有近一万两千亿美元的企业债即将到期。在信贷市场上,这叫Maturity Wall(到期墙)。除非进行金融资产重组,这些企业中很多将面临因还不清贷款而破产,尤其是现在的银行放贷功能只恢复到金融危机前1/4的水平。专家们担心这将引发第二次的企业债破产的风险。当然在过去15个月中,由于投资者重新青睐高风险的债券,这为许多需要金融重组的公司得到资金支持带来希望。不过依靠信用市场的改善只能有限地降低到期风险,最重要的是现在的经济形势离危机前的繁荣仍相距甚远。要求这些背负巨额债务的公司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快速增长,的确是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不管这灾难是否发生,它毕竟给不确定的经济复苏增加了更多变数。
5月初,我在纽约参加了一个名叫CIOSynery的会议。会议议程之一是福布斯先生(Steve Forbes)的新书发行礼。他与John Prevas所著的新书《Power,Ambition,Glory》以领导力为主题,通过对古代军事、政治领袖Cryus、Xenophon、亚力山大大帝和凯撒大帝领导力的分析,以及他们所建立的一个个辉煌帝国,和对世界的征服,还有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来对比和指导当今及未来在政治、商业中的领袖们。我有幸得到他的赠书及签名,相信这是我下一本要读的好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