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杂谈、时评资料

两记耳光

作者:徐达内

----

一、决裂之路

与薄谷开来案一样,宣传官员们决定在庭审消息公布次日发出王立军案情描述,上次的主题是“法律的尊严不容践踏”,这次叫做“在法律的天平上”。

与前天下午相同,凤凰网一度将这则新华社长稿放在首页顶端,并附加“王立军在法庭最后陈述:我知罪、认罪、悔罪”和“薄谷开来向王立军讲述杀人经 过,王立军进行秘密录音”的两排标题,但未几即撤回下方位置。不过,此时,在微博论坛上,这则稿件已被诸多媒体及个人绕过持续近一年的敏感词设置而热烈转 发,文中关键描述更是被细细咀嚼。

除 了感叹“当初的谣言全部是真的”,关注者集中讨论“一记耳光”,认为这表明中共高官薄熙来视下属如“家奴”,但“历史有时候会在一记耳光中改变”。根据稿 件中所引证言,“2012年1月28日,王立军向当时的重庆市委主要负责人反映薄谷开来在‘11·15’案件中有重大作案嫌疑,29日上午受到其怒斥,并 被打了耳光。当时在场的郭维国在讯问笔录中称:‘打了王立军,这个矛盾就公开化了。’”

央视在口播稿件摘要时的解说词只有“受到其怒斥”,略去了“耳光”一节。不过,市场化媒体最为用力的却正包括此点。今晨,老牌门户新浪使用仅次于钓 鱼岛专题的位置刊发《王立军案件庭审及案情始末披露》,并摘编“薄谷开来毒杀伍德后在住处向王立军讲述了经过,王进行秘密录音”、“王立军薄谷开来决裂之 路:被市委领导打耳光后矛盾公开”为要点——这也是今日各地都市报的典型处理方式,面对这个有诸多“亮点”的稿件素材,编辑们就算不能以此为头条,但总可 以用小标题条分缕析。

东方早报提炼的重点是“王立军秘密录音扳倒薄谷开来”、“王立军曾收受徐明285万贿赂”;都市快报选取“王立军:我知罪认罪悔罪,希望通过审判消 除在国际国内所造成的严重影响”、“矛盾公开化:时任重庆市委主要负责人打了王立军耳光”以及“王立军在美领事馆书写了政治避难申请”;新京报将王捕头和 薄夫人头像分列“决裂之路”时间轴两端,并发掘出“回避案件避免得罪薄谷开来“和“拒见薄之子引发矛盾”的脉络。

在昔日薄书记辖地,重庆市委机关报和重庆晨报、重庆商报向人民日报学习,原样刊用通稿,最多放大“徇私枉法”、“矛盾产生”、“私自出走”、“揭露 案情”、“牵出他罪”、“检举立功”的小标题。但重庆时报有所创造,以“薄谷开来讲述杀害尼尔.伍德经过,王立军秘密录音”为封面标题,附上“尸体火化 后,王立军电话告知说了8个字:化作青烟,驾鹤西去’”的情节;重庆晚报则把看点设定为王立军那句“对不起,真的对不起,让你们失望了”的最后陈述,以及 他“如果不牵涉到薄谷开来,早就查清了”的供词。

“环球时报:王立军若不叛逃无力捅破此事,事件必成政改动力”——搜狐概括的这个文章主旨,一定不如新浪引用《王立军案,正义是最后一个图章》原题 更能让胡锡进总编满意。这份报纸当仁不让地继续在此描述正义确定性:“王立军案的大量细节昨天被官方公布,相信很多国人读后深受触动……笑到最后的才是胜 利者,而这一次笑到最后的显然是司法正义……正义无处不在,它尤其在看似各种权力可以绝对主导一切的地方存在着,不仅王立军案,中国很多有权有势者的最终 落马都验证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一社会深层逻辑和规律。”

说起来,环球网自荐时的摘要也是“他曾是打黑英雄,扒开来 却不堪入目,如不是叛逃美领馆,似乎一时没有力量捅破它”,不过,在质问了“谁给了公安局长这样的权力?王立军这样滥用职权究竟是极端个案,还是他拥有代 表性?”之后,这篇社评更要表达期待:“王立军案是一个丑闻,它7个多月以来的披露过程,证明了中国社会的透明化正在呈现不可阻挡之势……这件事一定会成 为进一步加强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王立军案再次警示了限制权力,防止徇私枉法的迫切……人们有困惑,但也在心底深处多了份国家在前进、官再大的人胡来也要 出事遭报应的信念或潜意识。”

没有中共中央机关报子报高呼“中国是‘人民共和国’”的气魄,第一财经日报是长叹一声《阳光能让所有人都轻松》:“位高权重的人会有多少常人难以想 象的压力、矛盾、纠结、无奈和身不由己呢?这是笔者读完新华社昨日电稿《在法律的天平上——王立军案件庭审及案情始末》之后想到的一个问题。由人民所赋予 的神圣的公共权力,被他们在人们很难看到的铁幕之后滥用。权力给了他们胡作非为、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的‘自由’,但最终也带给他们无尽的困扰、束缚和祸 患。这样的权力真是太沉重!”

除了这两篇感想外,也确实很难再在今日中国正式出版物上找到相关评论了,腾讯四处搜罗,只能带来一份通过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表的《王立军“四罪并 罚”彰显法治精神》。作者倪洋军是在昨天上午通过这个人民网下属频道宣布:“王立军案以及牵扯出的其他案件,是中国发展大局中的偶然事件。在‘法治精神’ 的指引下,任何问题和事件不会影响中国对改革开放路线的坚决坚持以及对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坚定坚守。这一系列案件的依法处理,是党和国家的一次‘刮骨疗 毒’,丝毫不影响社会的稳定,不影响民众对党和国家信任。因此,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即将召开的十八大,必将引领全党和全国人民继续沿着法治道路不断前 进。”

二、两记耳光

其 实,胡锡进也有疑虑,他截止今晨留在个人微博上的最后一句话是昨日9时52分所写:“眼看快到十一了,大会什么时候开?这是全党的大事,也是全国人民的大 事。我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非常关心大会哪天召开,我想所有党员和全国公众也很关心,很想了解。希望我们的这一愿望得到尊重。有关大会的事情应多向公众及时 通报。”

而对胡总编常持批判态度的赵楚,同样是在热烈阐述着“看不见的云端里的最高政治”。自一周前被禁止微博发言,这位专攻国际问题的专栏作家昨天归来, 几乎是在以报复性的高频率大声疾呼:“如果你们去翻翻11日之前我在网络和各种媒体的各种发言,你们不应该对后来事态那么吃惊。”

在赵楚看来,过去一周里的反日游行出现“义和团”之势,并不出乎意料——“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此次事件的严重性和历史标志性意义...有人要直接否定 所谓改革开放路线,重开冷战,并借重开新冷战重塑内部大政。”甚至,他不惜公开批评学者崔卫平“即使是官方允许释放的,即使出现了那么丑陋的表现,但是也 不能抹杀所有人的爱国热情”之论:“貌似永远正确,其实是精致的五毛言论,说白了,是借半自我开解、半谄媚掩饰内心的恐慌。”

的确,在过去10天里,伴随着轰轰烈烈的街头局势,对政治势力幕后较量的推测从未断绝,一些自由派知识分子认定那些举着毛泽东画像的游行者正是受极左势力指使,是怀念薄熙来的“暗黑势力”试图卷土重来。

巧合的是,就在揣摩王立军挨的那记耳光时,人们发现,居然还有另一记耳光响起。壹读杂志主编林楚方不禁要感叹:“今天最大新闻是‘一个耳光’,感谢那个耳光,没那一耳光,不知得多少人,挨韩德强经济学家那种耳光了。”

韩德强正是在“9.18”游行队伍中掌掴老人。昨天上午,随着打人现场视频和图片的流传,开始有人指控动手者正是这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左派网站乌有之乡代表人物。

韩教授的盟友、前空军航空兵部队飞行员郭松民在昨天午后通过微博代其发布了声明,《我为什么打这个汉奸》。根据此中描述,韩德强是在18日下午4点 多加入到了河北固安县的一支五、六百人的游行队伍中,“农民兄弟们打着毛主席的画像,一遍遍地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毛主席万岁’、‘誓死保卫钓鱼 岛’,我非常感动。刚游行结束,又见到两个青年人举着一幅床单,上书‘毛主席,我们想念您’,我驻足与他们交流。就在此时,就听到一个刺耳的声音:‘想个 屁!’回头一看,是个老头。正在诧异,这个老头就开始喋喋不休地用咒骂毛主席。我大声说:你骂主席,你就是个汉奸!你就是日本人的内应!他不理,继续用污 言哕语诅咒。我就上去给了他一个耳光!他回手打落了我的眼镜,我的左眉角也被他打出血。旁边人就把我们劝开了。后来,我陪着那两个青年人继续往日本大使馆 方向游行,这个汉奸还在队伍里继续诅咒,被我看到,我又上去扇了他一记耳光。他想还手,被周围的人拦住了。”

根 据这份据信来自韩教授的自述,在遭遇网络批评后他仍毫无悔意:“我一向反对打人,一向主张和平说理。但是,遇到不讲理的人,遇到造谣、诽谤、污蔑开国领 袖,破坏中国人民团结,给日本当汉奸的人,我忍无可忍,不能再忍!宁可为此被拘留,也不能让这等汉奸放肆、猖獗……在群情激愤声讨小日本、想念毛主席的游 行队伍中,不容许出现这种明目张胆的汉奸言论。今后如果在游行队伍中遇到这样的汉奸,该出手是我还会出手!犯了法的,我认罪伏法,但绝不认错。”

这份声明当然不能让他的论战对手满意,除了因为“河北固安县的一支五、六百人的游行队伍”引发对组织者身份的猜测外,甚至更激化了愤怒情绪。任志 强、潘石屹等在微博中拥有极大影响力的名人均对“打老人耳光”表示谴责,而类似老榕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遭遇“平时为打吴法天叫好、为打砸政府办公楼叫 好,如今却大声反对反日游行中的打砸行为”之诘问后,就更需要这个来自对方阵营的暴力典型了。

新京报今晨即已刊发作者评论,《大学教授搧老人耳光,令人错愕》:“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有相当影响力的知识分子,韩德强仅仅因对政治问题的看法不 同,就对八旬老人大打出手,并在事后坚称‘绝不认错’,这种粗鲁暴戾的行为和‘死硬到底’的态度,令人错愕不已……仅仅因为意见不同,就指责别人为“汉 奸”,是一种粗暴的逻辑。未经法律审判,一个公民没有权利随便指责另一个公民为“汉奸”,更不消说因为对方的言论而对其进行暴力行为。韩德强此举,实际上 已经突破社会底线、人伦底线。”

这篇来自媒体人李端的文章不仅得到搜狐和凤凰网重点推荐,更是为腾讯创造了在要闻区集合网帖发布《教授游行时掌掴老人,称其“侮辱毛主席”》的必要条件。

其实,比起新京报祭出“理性爱国”的大旗,远在深圳的晶报更是不加遮掩,允许李鸿文直接斥责“那些刺眼的文革符号”:“在各地民众表达爱国情感时, 一些人浑水摸鱼,趁机打出了文革的图腾。当然,在一个正常的社会,这些人也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可是,这样的吁求既没有经过申请、备案程序,偏离了游行 的主题,更赤裸裸地展现出暴力的一面。”

倒也真是不辜负“独唱团”的栏目名称,这篇《做公民是需要学习的》在描述“一位老人因对一些人打出的为文革招魂的口号提出不同意见,就遭到一些人的 野蛮殴打”之事后,即斥韩德强为暴徒:“文革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这一点中央早有定论,可一些人在国家有难时趁机展现文革符号,突出个人崇拜,这些人 不是爱国,而是害国;这样的人也不是正常的言论表达,而是在以身示范文革那一套破坏法治和漠视人权。这样的行为理应被及时制止,遗憾的是,现场维护秩序的 执法者只是充当了和事佬,所谓的‘息事宁人’,不过是纵容了暴行。”

而后,这位晶报评论部主任更要借专栏为赵楚等友人鸣冤:“一边是对野蛮暴行的纵容,一边却屏蔽理性的声音,这是另一种‘出轨’。在传统媒体发出呼吁 之前,网络上就出现了批评和检讨的声音,提醒人们警惕文革逆流,可这些声音竟然被网络管理者关进了‘黑屋子’,这样的逆向管理思维,导致文革残余以‘爱 国’为名,自赋其肆意将异己者定性为‘汉奸’、‘卖国贼’的特权。”

本就势不两立,何惧把话挑明?在中国互联网上,对毛泽东的评价是区分左派右派最简便的方法,前者赞其为救星,后者贬其为暴君。不过,虽然中国官方媒体如今也已不太会直接采用前一种说法,但后一种更是绝无可能被允许公开宣讲。

所以,既然对手知道如何运用“中央早有定论”的话术,司马南又怎么会忘记先说一句“开国领袖的功过是非有历史公论”?环球时报责无旁贷,为左派意见领袖提供发言平台,《舆论不必聚焦“教授打人”》。

在“就事论事”地承认“韩教授对一位老人拔拳相向,这肯定是不对的”之后,这位薄熙来、王立军昔日座上宾要向那些嘲笑毛泽东者开火:“目前互联网上 的一些舆论对中国开国领袖的抹黑、歪曲甚至造谣,已经超越了一个民族独立、尊严及世俗标准的基本底线。很难想像,美国、英国、日本会像中国这样恣意地否定 本国元勋。尤其在外部压力面前,那样的行为更令人心寒。如果任由这种逻辑蔓延,势必会引发更多的社会分裂,破坏中国社会的凝聚力与基本价值理念。”

但司马南更明白“不可恋战”的道理,正如标题所言,他要把公众注意力转移向另一个焦点:“目前恐怕不是争论韩教授与老人谁对谁错的时候。因为在这个 节骨眼上,我们的共同敌人是占我岛屿,侵我主权,对历史上屠杀中国人的暴行拒不认账、拒不忏悔,反而不断修改历史教科书,试图恢复军国主义的日本右翼势力 及其背后的支持者。在游行队伍,韩德强教授与那位老先生的行为恐怕都是一念之差的个人选择。在此,我强烈建议,社会舆论不要在韩教授与那位老先生情绪化冲 突之间浪费太多精力,也不必掉转矛头对准任何一方。”

对公知们来说,这些“五毛”之论当然不值一辩。而事实上,也确实有足够多的左派拥趸站在韩德强这边,高呼“打得好”,他们就像网易调查数据中那31%的为打砸抢“振奋”的民众一样,是不可忽视的现实存在,甚至都不能算作极少数。

司马平邦微博质问“骂毛主席挨韩德强打,是幸运的,想让毛主席亲自动手不成?”;张宏良为“毛主席再次回到祖国大地”而兴奋,宣布“支持韩德强的正 义之举,一定要查清肇事者的幕后指使者,坚决惩办汉奸”:“在群众集会那样一个特定场合咒骂毛主席,比之在教堂咒骂耶稣,在寺庙咒骂释迦摩尼还要更加罪 恶,更加具有挑衅性……应该找出那个咒骂毛主席的肇事者,看看幕后指使他的是什么人,究竟是美日敌对势力,还是国内汉奸势力?最近国内许多领域的富豪都发 表声明妖魔化爱国游行,中国富人集团整个行动起来了,他们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妖魔化游行,而是图谋整个中国动乱和混战,为美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创造条件。”

“美帝国主义”在华头目骆家辉倒也确实受到了袭击。通过昨日中国外交部答问,这个原本限于网络流传的消息得到证实,即“美国驻华大使的座车昨天在北 京遭遇抗议人群,座车轻微受损”。环球网今晨提供了来自骆大使的表态,并获门户推介:“北京警方迅速处理了此事,他没有感到危险,中国针对日本使馆的游行 活动也没有让相邻的美国使馆感到‘危险’,北京治安有序。”

在转发另一篇来自环球时报的社评时,五大门户的编辑们都觉得其中的数据可能比观点更重要,即“媒体称180余城市发生反日示威”。

恐 怕,这篇原题“180多地和平抗议,给理性一次掌声”的文章作者想讲的重点并非这个,而是也要反击上周末以来公知们对爱国热情的“污蔑”:“极少数借机发 泄对社会不满的打砸分子混入反日游行队伍很难控制,但他们的行为在中国社会不受欢迎是绝对的……怎么批判街头打砸行为都不过分,但舆论应当有能力把打砸分 子同依法示威的广大民众区分开来。混淆二者是对依法自发游行者的不尊重,是对他们的爱国热情泼冷水……要绝对避免在大规模游行示威中夹杂少数打砸行为,世 界各国都挺难的……我们反对的是不应因为出了个别暴力,就把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看扁,认为中国在世界上‘特别的坏’,甚至由此反推是国家保卫钓鱼岛‘煽 动’了民意,整个保钓运动都是‘错的’。”

虽然没有像孔庆东们那样直接使用“汉奸”之称,但这篇文章还是来了一句“真不知道假如历史可以倒流回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些人会在那个受尽外辱且乱 世纷纷的中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所谓“这些人”,正是指那些“妄自菲薄,看自己国家的笑话,在中日为领土对抗的时候拆我们自己的台”的当代知识分子: “近日一些网络名人和个别媒体将批评打砸行为引申为对‘幕后指使者’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批判,实际上这是他们树立了一个虚假靶子。他们以此彰显自己的 ‘普世价值’情怀,将自己置于俯视中日领土冲突的高高在上位置。他们嘲笑游行示威者是‘一群脑残’。出了几个打砸的坏分子,他们宣称那几个坏人‘代表中 国’。在他们看来,强硬反制日本在把整个中国‘搞疯’。”

仅从“不必为打砸抢烧过分悲观”的视角来看,腾讯今天倒是 响应了环球时报之论,即《不必为“不理性反日”过分悲观》。按照本期今日话题所分析,此次游行示威背后蕴含两种基本极端意识,一是“踏平东京”“核爆日 本”背后的冷战思维,仇恨意识和战争情绪,二是鼓吹阶级对立、渲染仇恨、鼓吹暴力的极左“文革思维”,但“对‘打砸抢烧’暴行的纠错能力又体现了改革开放 的成功”:“中国社会并没有被爱国主义中的极端分子所绑架,没有被那些借爱国运动表达‘文革诉求’的极左势力所绑架……游行时,人群中就有一些人开始制止 暴力,呼吁理性爱国;‘理性爱国’成为第一关键词;警察机关等部门,开始迅速追究犯下罪行的暴徒们;包括平时一些对立冲突的群体,共同捍卫了社会底线价 值,社会底线并没想象那么差,其实还是拥有共同价值观的。”

在就此宣布“一小部分极端思维,随着市场经济、公民社会、信息自由的逐步推进,其影响力只会越来越小”后,责编梁丁对“中国,只能向前走,回不去 了”充满信心。所举的一个典型事例就是:“随着信息日益开放、民众意识的启蒙,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神圣性已经逐渐脱敏。更多人开始理性探讨这些问题。 02年,马立诚发表对《对日关系新思维—中日民间之忧》几乎人人喊打,到今天,微博一些意见领袖譬如说连岳发表言论的尺度可比其大的多,却得到了相当多的 支持。”

恰巧,搜狐今天也是在发布《全民动员,揪出暴徒》的通缉令同时,继续推介其“何为爱国主义”系列评论策划。最新一篇来自中国青年报冰点前副主编张 伟,由他强调“仅将国家抽象为一个模糊不清的集体,而忽略在其中挣扎求生的人的命运,不是真正的爱国。而不喊口号,但努力让自己生活得更好,则是最朴素也 最有效的爱国方式。”

张伟的前东家昨天提供了西安青年李昭在游行中的思想拐点,今天更以冰点时评《做公民,为晦暗注入亮色》来巩固成果:“‘斯世清浊,全赖我辈激扬’, 社会的良性改观,需要更多的李昭,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葆有公民意识,而不是只做键盘公民,更不能做公民的敌人、公民意识的破坏者。”

不过,不论是被定义为晦暗还是激扬,在历经了整整10天的山呼海啸后,事态似乎在今天也进入了一个拐点,至少是宣传力度上的拐点——从9月11日开始,人民日报头版今天第一次没再出现钓鱼岛字样。

虽然习近平会见美国防部长时“望美方谨言慎行,望日方悬崖勒马”的表态仍是多家报章今晨头条,虽然午前门户又带来了“中国军舰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出 现”的动态,但那个巨大的动员机器——央视,从昨天晚间起,就已将“新闻1+1”和“焦点访谈”的镜头从中日冲突上移开,转向聚焦湄公河惨案一年后的主犯 糯康受审。

三、明月照沟渠

薄熙来一记耳光,韩德强一记耳光,公知何以安身立命?唯有继续发问。

其实,齐鲁晚报抱怨一声“曾经的热点问题似乎又回到了‘灯下黑’”倒也不打紧,可是,新华社昨天午时也来添乱,还发明一个“断头新闻”的称呼:“时 间并不久远,但哈尔滨塌桥事件似乎已被遗忘,一起似乎被遗忘的还有‘表哥’杨达才、打人部长方大国等。现下,无论是微博还是传统媒体,很难再发现相关新 闻。好像阳明滩大桥根本没有坍塌,杨达才们完全没有出现一样。媒体和公众的退场,使得许多舆论热点不了了之,俨然成为‘断头新闻’。”

有此号角,众人跟紧。重庆时报和现代快报所见略同,分别发 表《较真舆论热点,制度不能打酱油》和《阻止“断头新闻”发酵,制度性回应是良策》的社评,后者更点明“那些地位和身份相对‘特殊’、牵涉到的背景较为 ‘复杂’的负面事件,一开始大张旗鼓地调查,却迟迟等不来最终结论,容易成为‘断头新闻’的主流”。

作为那句“‘断头新闻’不断侵蚀的无疑将是公众的信任”的注脚,这家由新华社在江苏主办的媒体更是“请公布塌桥事故调查专家组名单”,因为“千呼万 唤之下,哈尔滨塌桥事故的调查结果终于出炉。按照事故调查组的结论,这起事故与超载有关,与交警执法不力有关,与路政巡查工作出现疏漏有关,唯一没有关系 的,就是大桥本身的质量。这与当地政府和专家组在事发之后给出的初步结论完全吻合,但对公众而言,这毫无疑问是最易引发质疑的一种调查结论。新闻后面数万 条跟帖,写满了‘我不相信’。”

中央喉舌大概是有未卜先知的本领,就在有关“断头新闻”的追问发布4个小时后,东北网上出现了《哈尔滨市通报“8.24”事故调查结果,直接原因系 车辆超载》。根据这篇通稿,“据专家组分析意见、检测检验机构检验结论和调查组调查取证认定,三环群力高架桥鸿福路上行匝道倾覆、车辆翻落地面、人员伤亡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王志武驾驶超载货车,勘定张会波、刘国东驾驶擅自改变外形和技术数据的严重超载车辆,在121.96米的长梁体范围内同时集中靠右行驶, 造成钢混叠合梁一侧偏载受力严重超载荷,从而导致倾覆。”

虽然通报中也有“道路监管方失控漏管”的间接原因描述,虽然哈尔滨本地的生活报专门在副题中标明“7名国家级知名专家分析认定”,但正如现代快报所 言,在黑龙江管治之外,处处皆闻“我不信”。虽然央视评论员王志安又在微博中“逆民意而动”地批评那些一味相信“常识”的习惯性质疑者,但人民日报昨天傍 晚正是以微博评论强调“事故调查要回应‘百姓常识’”:“同样是超载,为何轮胎和车架没事儿,桥却塌了;同样是大桥,为何卢沟桥承重430吨,哈尔滨高架 桥却无法承受420吨?群众的常识或许未必科学,但既然是调查通报,既然为了惩前毖后,就要回应常识,而非自说自话,笼统给出‘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的结论。”

所以,相信哈尔滨的官员们也能明白,今天类似“塌桥原因仍认定车辆超载”、“哈尔滨塌桥终归罪货车超载”这样的标题看似不动声色,实则暗藏贬意,就更不用说云南信息报《不是桥不结实,不是人有问题,是车超载严重》中的嬉笑怒骂了。

都市快报的大字嘲讽是“哈尔滨塌桥事故调查结果公布,一切都是超载货车惹的祸!依法处理的只有肇事车辆相关人员”,并附加评论员徐迅雷长叹一声《果 然如此》:“哈尔滨发生塌桥事故的8月24日当天,我写下评论《阴阳路VS奈何桥》,其中预言:‘接下来,基本可以敲定:大桥设计、施工都没有问题,一切 都是那四辆严重超载的车惹的祸。’果然,9月19日下午,哈尔滨市政府公布了调查结果:‘经专家组调查取证,导致大桥垮塌的直接原因是4辆货车严重超 载。’唉,还要害得那么多专家费那么大劲干吗,几千里之外,我一个评论员在事发当天就全说对了么!”

新京报评论员于德清质疑“桥的设计有无问题”,而京华时报 更是在报道中引入“家属不认可‘交通事故’定性”、“专家认为应从设计上找原因”的声音,并发表评论《超载说难以承受塌桥疑虑之重》,强调“官方的侧重点 在‘车’,而民间的注意力在‘桥’,这样的错位,引起了疑虑继续发酵。”

事实上,有多家媒体今天是英难所见略同,将“断桥通报”与“断头新闻”紧密相连,而且还顺带提起了“表哥”杨达才。

在广州,是南方都市报“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悲叹:“舆论监督天然有着明月的光环,却始终受制于沟渠,此处的沟渠,说的不是舆论监督 关照所谓‘负面新闻’、社会阴暗的事实,而是说,监督作用经常得不到彰显,只能暗度陈仓,游离于‘民间舆论场’,甚至被化作‘沉没的声音’……不‘断头’ 的新闻才是有价值的新闻,繁荣的舆论需健全的制度作支撑,才能避免声音走向虚妄。明月走出沟渠,方是正义阳光洒满大地之时。”

在上海,是东方早报高呼“新闻不‘断头’,改革才有盼头”:“公众和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应有耐心、有韧性,努力坚持到事件水落石出;政府更要拿 出诚意,不避风头、不怕麻烦,把热点新闻里爆出的问题查清楚,查彻底,及时给公众一个明白的、经得起围观的交待,并在制度上做出防范,不制造‘断头新 闻’,不要企图利用公众的遗忘,因为记忆不会被清除。”

在 深圳,是晶报宣布“是时候再翻翻‘旧账’了”:“一纸‘清白’的工资单,果真能证明‘表哥’的清白吗?如果这个逻辑合理,则天下领工资的公职人员都必是清 白无虞。诡异的是,从8月30日当地纪委公开表态‘展开调查’,到今天陕西省安监局值班室工作人员表示‘局长天天都上班’——时隔半个多月,结果看似比哈 尔滨的塌桥事件还要‘难产’。”

最先提醒民众“‘表哥’正常上班”的钱江晚报此时正有预告——《大学生申请公开“表哥”工资获答复,本报记者昨连线当事大学生刘艳峰——快递或今日到达,我正坐等谜底》。


网站介绍( www.websitesworld.com )  提供旗帜广告与链接服务
© Since 2003, Websitesworld,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