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时评、杂谈

上海的数字化野望

摘自:139朋友圈精选

----

在上海工作的95后IT工程师王磊看了《人间世》这部片子后,决定回老家接父亲来上海看病。
王磊的父亲患有老年心血管疾病,本来准备在老家的县级医院做手术,但《人间世》这部刷屏的医疗纪录片让王磊改变了主意——片中瑞金医院的医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他做了几天工作,把一直嫌麻烦不愿来的父亲给说服了。
父亲嫌麻烦的确可以理解。在印象中,上海的三甲医院向来都是摩肩擦踵般的拥挤,属于最顶级行列的瑞金医院更应该是人山人海,排起队来让人发怵。更何况在疫情期间,进出医院的病房需要持有核酸检测报告,这也为求医增添了诸多繁琐。
不过在做就医攻略时王磊却惊奇地发现:去瑞金医院看病,一部手机就能消除掉大部分的等待和繁琐。
在做核酸检测时,王磊就率先感受到了上海在数字化方面提供的便利。王磊通过手机,就能方便地帮父亲完成核酸检测的线上预约和支付,到了线下检测点仅凭一个二维码就可以直接检测,检测后的结果更是可以直接在“随申办”的APP上看到。
挂号过程也全部“线上化”。王磊通过瑞金医院的微信公众号,发现瑞金医院对每位医生的出诊时间都做了精准的时段划分,具体时段甚至可以缩短到30分钟,几分钟就挂好了号。另外在成功挂号后,还可以在网上预约医院的停车位。
而在父亲走进诊室见医生之前,王磊在手机上的“智能预问诊”功能里输入了父亲的病史和症状,这样医生在王磊父亲进诊室前,就能对病情有了基本的了解。而借助“随申办”APP,更是可以直接查阅瑞金医院的电子病历卡。
至于各类检查的缴费流程,更是一部手机就全部解决,甚至在支付宝里领取医保电子凭证后,直接出示二维码就能从医保账户扣款。这让王磊父亲不禁感慨上海医院的便利化程度,排队和等候的时间似乎比在县级医院还要少。
毕业后一直在上海工作的王磊虽然在日常中经常感受到上海城市管理的先进,但他在叙述这段经历时,仍然忍不住连续夸赞“真的是太方便了”。作为IT工程师,他知道要实现这些便利和效率,背后一定是庞大的工作量和不小的技术难度。
但他可能不知道的是,支撑这些便利和效率的背后,是上海推动生活数字化转型的决心,以及这座城市一贯的“以人为本”的精神。

1、转型

上海这个城市,身上背着一种特殊的气质:既容得下气吞山河的硬核产业,又容得下精致婉约的舒适生活。
前者有太多可以大书特书的 “重点章节”:陆家嘴的密集高楼是中国经济和金融版图的集中展示,张江的芯片和医药研发是中国技术突破的箭头所在,临港的高端制造基地是中国产业升级的典型模范,而洋山港的轴轳千里则反映了上海在航运和贸易方面的中心地位。
后者则藏在上海2000多万市民每一天的日常体验中:领先全国的消费文化,无处不在的便利店,种类繁多的吃喝玩乐,规范有序的车流人流,遵守承诺的契约文明,清晰便捷的办事流程,令人羡慕的医疗教育资源……在上海,有一万种理由爱上生活。
上海自诞生之初就是老百姓的城市,这在中国颇为难得。中国大城市大多偏行政属性,而上海一开始就是从码头、商场、轻工业等商业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城市文化、政府服务、居民素质等非物质要素交织在一起,构建了一种五方杂处的生活气息。
开埠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新科技来到上海,爱迪生发明电灯三年后南京东路就亮起了15盏路灯。中国第一个抽水马桶,第一座现代商场,第一份报纸杂志……对现代化的快速拥抱让上海在旧金山、芝加哥、温哥华等维多利亚时代的城市中也显得魔幻而绮丽。
“以港兴市”加上特殊而强烈的城市自主性,让上海始终有一种勇于将新科技、新思维应用于民生领域的探索精神。
而在近几十年,信息技术让整个社会日新月异,在传统的软件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又不断拓展信息化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城市这种人和资源的聚集体,注定会踩着“信息化”的肩膀,加速踏进了“数字化”时代。
提起“数字化”,人们通常就会下意识地把它跟互联网划等号,但实际上,“数字化”的范畴远不是一个互联网产业能表征的,其相对于传统的“信息化”,“数字化”更多的是直接用数据来驱动业务流程,而非仅仅提炼、归纳和分析业务流程所产生的数据。
跟媒体热衷探讨的“上海互联网”这个话题不同的是,上海在传统的“信息化”时代起步早积累多,在电子政务的应用水平方面居于全国前列,并很早就开始探索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形态、新工具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不断优化市民生活和企业营商环境。
从“一网通办”,到“一网通管”,再到率先建成“双千兆第一城”、荣获世界“智慧城市大奖”,上海在数字化城市治理方面的探索也同样走在全国前列。在疫情期间,整合了众多数字化成果的“随申码”大大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并在不断拓展所蕴含的功能。
如果要更充分地借助数字化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则需要更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因此在在今年的1月份,上海市委市政府公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率先提出要推动经济、生活和治理等三方面全面数字化转型。
“转型”是一个饱含意义的词汇,跟强调破壁攻坚的“改革”这个词相比,“转型”更多关注的是让一个系统能更加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变化,调整系统的发展方向,让系统内外的各种要素可以更加匹配。同时,跟通常以政府主导的“改革”相比,“转型”这个词更强调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自我驱动。
而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则显然是要让城市更加适应数字化时代,用数字化对经济、生活和城市治理中的各类流程、场景、关系进行的重新定义,内部完成数字化改造,外部适应数字时代的需求和变化,这样才能提升一座城市的经济、生活和治理水平。
因此当上海浓厚的生活沉淀邂逅数字化转型之后,一场围绕着“人”的城市革命就打响了。

2、探索

在文章开头带父亲来上海看病的王磊,只是每天都在体验数字化便利的2000多万市民中的普通一员。
事实上,王磊带父亲看病,也仅体验了这些数字化便利的一小部分。瑞金医院作为上海“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的高地,已经实现了7个数字化场景精准预约、智能预问诊、电子病历卡、互联互通互认、医疗付费一件事、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以及智慧急救。七大应用场景完成了医院内部线上线下信息、资源的对齐,通过让数据跑起来,实现了病患的“检查不重复、省钱又省心;告别往返跑,支付零排队”。不仅如此,“便捷就医数字化转型”项目还正在进一步打破各医院之间、各网络之间、各大数据库之间的数字鸿沟。
目前上海已经率先实现了:市级医院号源池的统一互认、所有医疗机构的跨院互联互通、255个临床专科预问诊知识模板的全市共享。三个率先给病患带来了更多便捷,王磊未来可以让父亲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做体检,带着体检报告去瑞金医院找医生做复查。
数字技术手段简化和缩短了医疗服务的流程,但这对于生活数字化转型说,仅仅是刚开始的前菜环节。
在上海的思路里,医疗服务数字化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能力的不断完善,一定会从1.0时代迈向2.0时代。所谓的1.0时代,是指围绕医院来做数字化,而2.0时代则是围绕人的生命周期来做数字化。要完成这个跨越,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源。
比如上海另外一家知名三甲医院中山医院已经率先用“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概念来打造“未来医院”。“数字孪生”简单说就是创造一个现实系统的“数字克隆体”,因此中山医院实际上就需要围绕院区、管理、服务和创新等四个方面进行“再造”,然后基于这些数字基础设施,对病患从治疗到预防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因此,“以人为本”是上海推动数字化改造的核心。“以人为本”意味着数字化转型将围绕人民群众最迫切需求、最急难问题、最高频事项切入,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当下与群众最切身相关的是什么?自然是医疗、教育、消费、交通……
在《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发布后,其实不光是政府,上海的各行各业也在积极参与到这场生活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之中。在《推进生活数字化转型,构建高品质数字生活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征求意见稿中,我们找到了这样的一段话:“以城市为主场、企业为主体、市民为主人,围绕人民群众最迫切需求、最急难问题、最高频事项,着力打造需求精准响应、服务均衡惠及、潜能有效激发、价值充分实现的数字生活新图景,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人民生活更有品质、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这赋予了生活数字化转型更大的意义,也是对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热烈响应。

3、野望

让城市更适应时代和人的生活需求,是人类向往解决的问题。
随着时代在不断进步,一个城市是否是一座“人民的城市”,关键看城市治理是否遵循“以人为本”的初心和原则。
因此在数字化时代,摆在城市面前的是一张崭新的试卷:如何让城市适应数字化时代“人”在居住、出行、消费、娱乐等各个方面的需求?
每一个领域的答案都不简单。比如上海目前正在建设的MaaS(出行即服务)平台,就需要将公交、地铁、停车、出租等景的出行和支付进行“一站式”整合,并加强跟就医、旅游、购物、餐饮、赛事等生活场景联动。尽管工作难度着实不小,但成果也在一步步取得。
比如疫情期间习惯使用“随申码”的人们,突然发现通过“随申码”中的公交码也可以乘坐公交车;而为了破解市民“停车难”问题,上海跟互联网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上海停车”APP,已经接入全市4700个停车场和100万个公共泊位的信息数据。
交通和就医,仅仅是上海生活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中1+3+8框架中“健康慧服务”中的一个切面。
1+3+8框架指的是即打造一个融合的生活数字化赋能生态,围绕基本民生、质量民生、底线民生三大领域,聚焦实施健康慧服务、成长全赋能、居住数空间、出行畅体验、文旅智享受、消费新方式、扶助准触达、数字无障碍等八个方面的感受度提升行动。
整个框架围绕着“以人为中心”的数字化思维构建,通过对市民需求的持续跟踪,推动各生活场景下的数字化转型。这一整套系统性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探索思路的背后,是上海不懈探索美好生活的城市精神。

4、尾声

谈起城市精神,就不得不提上海市民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对过美好生活的诉求从来都不肯打折。
比如今天人们常感慨遍布上海的便利店真方便,但其实六十年代上海就有24小时营业的食品店“星火日夜”。这是全国第一家通宵营业的商店,为的就是方便市民的生活。这种服务精神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店是好开的,难的是一个城市的人都想要把日子过讲究。
上海人对生活品质的高要求,也无形中成为上海的一种软实力,从九十年代的《孽债》、《十六岁的花季》,到如今的《欢乐颂》、《我的前半生》、《三十而已》,描绘上海城市生活的影视作品总能够在全国风靡,这背后折射的是全国人民对上海生活的羡慕和向往。
这种软实力,离不开市场经济的无形大手,离不开历久弥新的城市精神,离不开兢兢业业的平凡市民,也离不开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上海全面推动生活数字化转型表明了一点,那就是这个城市从来没有停下那些为让人民拥有更美好生活而付诸的努力。这就是人民的城市。

 

 


网站介绍( www.websitesworld.com )  提供旗帜广告与链接服务
© Since 2003, Websitesworld,Inc.